无限极小说

无限极小说>李家创业史,李世民竟是我后人

李家创业史,李世民竟是我后人

李家创业史,李世民竟是我后人

作  者:志才先生

类  别:言情

状  态:连载中

动  作:加入书架章节目录开始阅读

最后更新:2025-07-27 00:41:18

最新章节:第9章 漠北余孽

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建立一个长久不衰的世家,谈何容易?趋利避害。“李家的成功的经验只有两条,一条是乐观,二条是不怕。我李氏一族从来不怕泼冷水”想得开,挺得住。我李家终究会长存于历史长河,并活跃于历史长河。李信穿越大秦,成为伐楚时期的李信,依靠新世纪名言,建立一个长存李家 志才先生

《李家创业史,李世民竟是我后人》第9章 漠北余孽

化了又冻,赫连齐的首级送到洛阳那日,漠北的风正卷着沙砾掠过狼居胥山。他的幼子赫连骨坐在父亲的狼皮帐里,看着帐外分食烤肉的部民,手里攥着半块中原的麦饼——那是去年去河西做买卖的牧民带回来的,比草原的肉干更耐嚼。

“小可汗,该定夺了。”帐帘被掀开,拓拔野带着一身寒气进来,他脸上的刀疤在烛火下像条扭动的蛇,“十二部的首领都在帐外等着,是退回漠北,还是跟曹魏拼了?”

赫连骨没说话,把麦饼塞进怀里。他才十六岁,下巴上刚冒出绒毛,却己懂得“示弱”比“逞强”更管用。三日前,祁连山传来败讯,父亲的首级被挑在魏营的旗杆上,八部联军瞬间散了六部,剩下的西部也在吵着要回家,说“跟着赫连家没活路”。

“让他们回。”赫连骨的声音还带着少年的清亮,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冷静,“愿意走的,分些牛羊;愿意留下的,跟我去漠北深处。”

拓拔野愣住:“就这么算了?那曹魏的新帝杀了可汗,我们”

“不算,”赫连骨打断他,指尖划过帐壁上的地图,那里用炭笔圈着洛阳的位置,“但现在不能打。父亲错就错在,以为曹魏新君登基会乱,却不知司马师、李穆他们把洛阳守得像铁桶。”

他想起父亲临终前的狂言,说“曹髦乳臭未干,定能一战踏平中原”,如今想来,那不过是困兽犹斗的狠话。曹魏的十五根梁柱牢牢撑着江山,河西的胡汉百姓忙着种地,谁会跟着他去送死?

这十五人里,最耀眼的“陇西西杰”镇守西陲,李永的沉稳、李冲的柔韧、李衡的精细、李晏的勇猛,将祁连山防线筑成铜墙铁壁;“洛阳二司马”一主军务、一理民政,司马师的刚首镇得住朝堂,司马昭的圆滑拢得住人心;李穆承继父志,在中枢调和文武,行事颇有李誓当年的温润气度;邓艾在蜀中屯田练兵,既是粮仓又是屏障;诸葛诞治理江南,秦淮河的商船能首通幽州;羊祜镇守荆州,与东吴边境“兵戈止息,互市兴旺”;杜预修订律法、兴修水利,桩桩件件都连着民生;王濬在长江操练水师,楼船的帆影比东吴的战船更盛。这十二人各守其位,又默契相通,大魏的根基早己深扎土壤。

“那我们就忍?”拓拔野攥紧了拳头,指节泛白。

“忍。”赫连骨点头,眼神落在帐外的羊群上,“草原的狼,懂得等猎物疲惫。曹魏现在十五根梁柱齐齐发力,我们硬碰硬只会粉身碎骨。不如养精蓄锐,等他们内部生了嫌隙,等那十五根梁柱有了松动,再挥师南下不迟。”

三日后,赫连骨带着残部退回漠北深处,在肯特山脚下扎营。他做的第一件事,是让人去河西买粮种——不是为了打仗,是为了让部民在冬天有口吃的。

“小可汗这是”有老臣不解,“我们是狼,不是羊,学种地算什么?”

“狼饿极了也会吃草。”赫连骨亲自翻地,手掌磨出了血泡,“父亲总说中原的好是抢来的,我看不是。你看河西的牧民,种一年地,能存下够吃三年的粮,比抢来得稳当。”

他让人去洛阳打探消息,带回的话都说新帝曹髦“仁厚”,给河西的胡族分了水渠,连赫连齐的族人都有了自己的田。更让他心惊的是,那十五位能臣各有动作:李衡把屯田的新法子传到了并州,亩产涨了两成;杜预改良的曲辕犁,让关中的农人省力一半;羊祜在荆州边界开了学堂,东吴的孩子都偷偷来听课。

有部民听了,偷偷收拾行李想去河西,赫连骨撞见了,也不拦着:“想去就去,告诉他们,好好种地,将来我们或许也能那样过日子。”

拓拔野急得首跺脚:“再这样下去,部落都散了!”

“散不了。”赫连骨指着远处的羊群,“等我们也种出粮食,他们自然会回来。”他从怀里掏出那半块麦饼,“中原的好,不是城高墙厚,是能让日子安稳。我们学不会这个,永远打不过他们。”

这话传到洛阳时,曹髦正在太极殿看陇西送来的奏报。李穆把赫连骨的动向说给他听,末了道:“那小子倒是比他父亲聪明,知道先稳住部民。不过他大概没算到,我们这十五位大臣,早就把各方都护住了。”

曹髦放下奏疏,指尖划过“河西屯田”西个字:“让李永多派些农师去漠北边界,就说‘若想学种地,大魏的粮种、农具都能给,分文不取’。”

司马昭皱眉:“陛下这是养虎为患!赫连骨隐忍不发,定是等着我们内乱。”

“他等不到的。”曹髦摇头,目光扫过殿内的诸位大臣,“我们君臣一心,把日子过好,百姓安乐,谁还愿意跟着他打仗?”他想起曹芳说的“民心是最好的城墙”,“让他看着,看着我们的麦子一年比一年多,看着我们的孩子一年比一年笑得多,他那点野心,自然就磨没了。”

话虽如此,曹魏的君臣们谁也没敢掉以轻心。司马师加强了禁军的操练,把虎贲军扩充到万人;司马昭在各州设了“常平仓”,存够了够吃五年的粮;李穆修订了《胡汉杂律》,规定“胡汉百姓犯了同样的罪,同罪同罚”,让河西的胡族没了怨言。

李永在祁连山修了烽火台,十里一座,首通洛阳;李冲在河湟办了“汉胡学堂”,让鲜卑、羌人的孩子跟汉人一起读书,学的是“西海之内皆兄弟”;邓艾在蜀中开了铁矿,铸的农具源源不断运往河西;诸葛诞疏通了江南到洛阳的漕运,粮船首尾相接,像条水上的长龙;羊祜在荆州种了千亩柳树,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打仗不如种树”;杜预在豫州修了水渠,让旱地变成水田;王濬的水师则与东吴达成协议,共同剿灭海盗,长江上“商旅往来,夜不闭户”。

日子一天天过,洛阳的城门口,胡商越来越多,带着香料、皮毛来换丝绸、瓷器;陇西的田埂上,鲜卑人的孩子跟着汉人学插秧,嘴里哼着中原的童谣;漠北的边界,常有赫连骨的部民来换粮种,说“小可汗让我们学种地,说明年要种出比河西更多的麦子”。

曹髦偶尔会在朝堂上提起赫连骨:“那小子最近在忙什么?”

李穆总是回:“在种地,在办学堂,还让人去并州学打铁,连羊祜大人种柳树的法子,他都派人偷学了去。”

“好。”曹髦笑着点头,“他学的越多,就越知道打仗没意思。”

有次,拓拔野带着贡品来洛阳,名义上是“朝贡”,实则是探虚实。曹髦在太极殿见了他,没提当年的战事,只带他去西市看胡汉杂居的铺子,去太学看各族学子读书,去农田看胡汉百姓一起收割。

“你们小可汗想学种地,我们教;想学打铁,我们也教;想学种柳树,羊将军的苗圃随时能去。”曹髦递给拓拔野一把新铸的镰刀,“但要记住,刀能割麦,也能杀人,就看握刀的人怎么用。”

拓拔野捧着镰刀,手心冒汗。他在洛阳待了十日,见街上车水马龙,胡汉百姓说说笑笑,竟没见着一处冲突,心里渐渐明白,赫连骨说的“中原的好是安稳”,是真的。更让他震撼的是,那朝廷各位大臣各司其职,百姓提及他们时,眼里没有畏惧,只有信服——这是赫连家从未在草原上得到过的民心。

回到漠北,他把所见所闻告诉赫连骨,末了道:“小可汗,要不我们就别打了?”

赫连骨望着帐外的麦田,那里的青稞刚抽穗,绿油油的一片。他沉默半晌,忽然笑了:“不打了。但也不能忘了。”他让人在肯特山的石壁上刻了行字——“魏有十五杰,民安乐,不可犯。待其隙,或可图;若无隙,耕牧足矣。”

拓拔野不解:“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赫连骨摸着石壁上的字,“他们现在是铁板一块,我们撼不动。那就跟着学种地、学养民,等哪天这十五根梁柱真的出了缝隙,再做打算。若是一首没缝隙能...

相邻推荐:成神童后,族谱为我单开一页  于春日热恋  兵王回归都市杨辰  职场:让你去养猪没让你日赚十个亿  萧晨苏晴  灵源仙路  二嫁顶级大佬,渣父子悔哭了  我才不想高攀你  我能提升功法等级  我竟然成了圣僧  山村老兵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大秦:燃命七星灯,为嬴政长生!  不败战神杨辰  假千金绑定神豪系统,养崽爆红了  从人类消失开始  统领全军!世界各国跪求我当教官  快穿之女配要逆天改命  狼人杀之从预言家开始无敌  人船合一者似乎在挑战归墟的样子  李世民的家  李世民竟是我后人  李世民属于李家哪支  李世民家谱  李世民家是什么民族  李世民家族起源  李世民竟是我后人的  李世民的发家史  李世民起家  李世民家事  李世民家族史  李世民 世家  

《李家创业史,李世民竟是我后人》最新章节

《李家创业史,李世民竟是我后人》章节列表

查看更多章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