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晨光里多了几分安稳的热闹 —— 南门外的地摊虽没再摆,却改成了临时粮站,百姓们排着队买新米,张大妈正拿着刚换的炎币,对着太阳照了又照,嘴里念叨着 “这火锅图案真好看,就是不知道咋认真假”;李大爷蹲在粮站旁,帮着不识字的老汉念粮价,“新米三文钱一斤,陈米两文,您要多少?”;几个孩童围着墙上残留的表情包剪纸,用炭笔临摹 “歪鼻王嵩”,笑声飘得老远。
林风穿着身青布常服,带着小李子混在人群里,没惊动任何人。他看着张大妈反复摩挲炎币的模样,又看了看老汉因为不识字,只能让李大爷代笔记账的场景,眉头悄悄皱了起来 —— 平叛时百姓靠热情帮忙,可没文化的苦,还是藏在日子的缝隙里:认不清假币容易被骗,算不清账会被坑秤,连官府贴的告示,都得靠识字的人念才懂。
“小李子,你看那边。” 林风指着粮站角落,一个穿短打的小贩正给大妈称米,秤杆压得低低的,大妈却没看出来,还笑着说 “你这孩子实诚”。小李子凑过去看了眼,小声说:“陛下,他这秤不准!少了至少二两!”
林风没立刻上前,只是看着大妈提着米袋开心离去的背影,轻声说:“她不是不较真,是看不懂秤星,也不会算账 —— 要是能识点字,会点算术,就不会吃这亏了。”
两人往前走,路过一家布店,掌柜正拿着布尺给妇人量布,嘴里报着 “三尺二寸,二文钱一寸,共六文四分”,妇人愣了半天,小声问 “能不能凑个整?俺算不清四分是多少”。掌柜无奈地笑:“您放心,俺不坑您,就收六文。”
小李子挠挠头,凑到林风身边:“陛下,俺也不太会算四分…… 之前张师傅让俺算牛肉丸的钱,俺也算错了,还是阿福帮俺改的。”
林风忍不住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不是你笨,是没人教 —— 咱们大炎的学堂,都教四书五经,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百姓过日子,要的不是‘之乎者也’,是能认钱、会算账、懂道理,知道怎么不被骗,怎么把日子过好。”
两人走到城根下,看到几个孩童正围着个识字先生,先生手里拿着本《论语》,摇头晃脑地念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孩童们却没精打采,有的偷偷抠手指,有的盯着地上的蚂蚁,显然没听进去。林风停下脚步,问先生:“先生,您教这些,孩子们能懂吗?”
先生抬头,见是个陌生青布客,拱手道:“这是圣人之言,懂不懂都要学 —— 只有读了圣贤书,才能考科举、当大官,不然一辈子都是泥腿子。”
一个孩童突然小声说:“俺不想当大官,俺想学会算账,帮俺爹看粮摊,不让人坑秤。”
先生脸一沉,刚想呵斥,林风赶紧拦住:“孩子没说错 —— 读书不是只为了当大官,能帮家里过日子,也是好本事。”
离开城根,林风沿着青石板路往皇宫走,心里的想法越来越清晰:要办学堂,办 “不一样的学堂”,不教那些晦涩的圣贤书,就教百姓用得上的东西 —— 教识字,让他们能认炎币、看告示;教算学,让他们会算账、辨秤星;教格物,让他们知道怎么种庄稼收成好、怎么辨别假币;甚至可以教图画,画些易懂的科普画,就像之前的表情包一样,好看又好记。
“小李子,你说要是办个学堂,教大家算账、认钱,还能看漫画,你们愿不愿意去?” 林风突然问。
小李子眼睛一亮,又很快皱起眉:“算账?俺愿意!可漫画是啥?跟表情包一样吗?还有…… 学堂不是都教《论语》吗?教这些,先生们愿意教吗?”
“当然不一样,” 林风笑着解释,“漫画是画些有用的东西,比如怎么认假币,怎么种庄稼,比干巴巴的字好懂;至于先生,咱们可以找懂这些的人 —— 比如张掌柜会算账,让他教算学;李大爷种了一辈子地,让他教种地的道理;甚至可以让你教大家画表情包,也算一门本事。”
小李子听得眼睛都直了,手舞足蹈地说:“真的?那俺肯定去!俺还能教大家捶牛肉丸,算丸子的钱!”
林风被他逗笑,心里的想法更坚定了 —— 这学堂,就得办得接地气,让百姓觉得 “有用、愿意来”,而不是像传统学堂那样,让人望而却步。
回到皇宫,林风立刻让人叫来苏晴,把办新式学堂的想法跟她说了。苏晴听完,眼睛亮了:“陛下,这主意太好了!之前平叛时,不少百姓因为不识字被假币骗,要是能教会他们认币、算账,以后就能少很多麻烦。只是…… 传统学堂都由国子监管,教的都是圣贤书,突然办新式学堂,恐怕会有人反对。”
“反对是肯定的,但百姓需要,就必须办。” 林风拿出纸笔,开始画学堂的构想:“咱们先在京城办两所试点,一所设在南门外,一所设在东市,招收百姓子弟,不分男女,学费全免,还管一顿午饭 —— 就用御膳房剩下的馒头,让孩子们吃饱了好读书。”
他顿了顿,又补充:“课程就分四门:识字课,教常用字和炎币防伪;算学课,教加减乘除和算账;格物课,教种地、辨假币的常识;图画课,画科普漫画和表情包。先生就从商户、老农里找,只要懂行,愿意教,就给俸禄。”
苏晴赶紧把这些记下来,刚想转身去安排,就见侍卫匆匆进来,手里拿着份奏折:“陛下,国子监的李老儒递了奏折,说…… 说您要办‘杂学’学堂,坏了礼教,让您收回成命。”
林风接过奏折,上面的字写得工工整整,却满是指责:“陛下登基以来,轻武重文本是好事,然竟欲废圣贤书,教算学、图画之流,此乃‘杂学误国’!百姓当以‘礼义廉耻’为本,而非沉迷于‘算账认钱’,长此以往,民风浮躁,国将不国……”
“杂学误国?” 林风看完,忍不住笑,把奏折递给苏晴,“李老儒一辈子读圣贤书,却忘了‘民为邦本’—— 百姓连饭都算不清,连假币都认不出,就算背熟了《论语》,日子过不好,又有什么用?”
正说着,小李子端着刚热好的馒头走进来,听到 “杂学” 二字,小声问:“陛下,杂学是不是就是俺能教的捶丸子?李老儒是不是觉得捶丸子不好?”
林风笑着点头:“对,你教的也是杂学,而且是有用的杂学。你去告诉李老儒,就说这新式学堂,朕办定了,让他有空可以去看看,看看百姓是不是真的‘浮躁’,看看孩子们是不是真的不想学。”
小李子兴冲冲地跑出去,苏晴却有些担心:“陛下,李老儒是国子监的老臣,不少官员都跟着他读圣贤书,要是他带头反对,恐怕会引来不少阻力。”
“阻力不怕,” 林风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的阳光,“咱们先把学堂办起来,让百姓看到好处 —— 比如张大妈学会了认假币,就不会再被骗;老汉学会了算账,就不会再被坑秤;孩子们学会了画图,能帮家里做些事 —— 到时候,不用朕说,大家就知道这学堂好不好,李老儒的反对,自然就没了底气。”
当天下午,林风就让苏晴去筹备:找校舍,选在南门外和东市的闲置院落;找先生,先请了张掌柜教算学,李大爷教格物,还让春桃(之前画表情包的宫女)教图画;准备教材,让工部刻印常用字表和算学口诀,春桃则画了些认假币、辨秤星的漫画,贴在教材首页。
可筹备刚起步,就遇到了难题 —— 算学口诀没人会编,张掌柜只会算账,却不知道怎么把 “加减乘除” 编成易懂的口诀;格物课的教材也缺,李大爷知道怎么种地,却不知道怎么写成文字,只能靠口头讲;更麻烦的是,不少百姓听说学堂不教圣贤书,还在犹豫要不要送孩子去,怕 “学了没用”。
苏晴把这些难题汇报给林风时,林风正看着春桃画的认...
相邻推荐:这个系统比我还不靠谱 未来我就是天之骄子 你要娶别人,我逃跑让位你追什么 梦动三国 梦境游戏,我靠骚操作当大佬 八极天帝 重生之荒年逆袭我受全村人敬仰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魅力拉爆:神颜从校园开始 星痕纹章 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 巫师纪元:崛起征程 重生我的新手礼包居然是 星穹铁道:彦卿仗剑走天涯 回溯刑警破黑局风云 医路情劫 斗罗绝世:我的身体被雪帝穿了 长生万古,苟到大帝再出关! 极阳天尊 强势溺宠:偏执大佬跨国爱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