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阴巫锦为民祠魏脽后土营旁,见地如钩状,掊视得鼎。……其秋,上幸雍,且郊。……齐人公孙卿曰:“今年得宝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与黄帝时等。”
——《史记·孝武本纪》
元鼎四年(前113年)六月中旬,河东太守胜上报,有一个叫锦的汾阴巫师在魏脽后土祠旁发现了一座只鼎。按照锦所说,当时他正在后土祠旁为民众祭祀,恰好瞧见地面隆起,呈现出弯钩的形状,于是扒开土来看,发现竟然埋着一只宝鼎,而且这只鼎与其他所有的鼎都不相同,上面只有花纹而没有铸刻文字,巫师觉得奇怪,便上报了当地官吏,当地官吏则又上报了河东太守。
此前,汉武帝刚刚下令将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地区纳入关中管辖,却没想到一年后河东郡便上报了如此祥瑞,而且恰恰是在自己半年前刚刚祭祀过的后土祠旁,这无疑让汉武帝十分高兴,认为是自己的祭祀得到了认可,因此立即派使者前去检验并查问巫师锦得鼎的详情。
在确认其中没有诈伪后,汉武帝亲至汾阴,依照礼仪举行了祭祀,然后由汉武帝亲自带队,将宝鼎运往甘泉宫,准备献给天帝。队伍行至中山时,原本是一片放晴的天空,突然被一片黄云覆盖,这时恰好有一头麅子跑过,汉武帝便亲手弯弓搭箭将其射死,以作为献鼎时的祭品。
宝鼎运至长安,群臣围绕着宝鼎议论纷纷,并连连向汉武帝表示恭贺。汉武帝看着群臣,说道,“近年来黄河泛滥,一连数年收成不好,因此朕才出巡郡县祭祀后土,祈求她为百姓滋育庄稼,今年果然五谷丰茂。不过,朕还没有举行祭祀酬谢地神,这宝鼎又为何会出现呢?”
主管祭祀的官员想了想,上前答道,“听说从前太帝太昊伏羲氏造了一只神鼎,用以表示一统,也就是说天地万物都归统于神鼎;到黄帝时,则造了三只宝鼎,象征着天、地、人;夏禹时,则收集了九州的铜,铸成了九只宝鼎,用来烹煮牲畜祭祀上帝和鬼神。可见,遇到圣主宝鼎便会出现,而宝鼎便也就此历经夏朝、商朝传承了下来,一直到周朝。
周朝末年,德行衰败,宋国祭祀土神的社坛也被毁坏,宝鼎这才沦没隐伏不再出现。《诗经·周颂》说,‘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不虞不骜,胡考之休’。如今宝鼎已迎到甘泉宫,它外表光彩夺目,变化神奇莫测,这意味着我们国家必将获得无穷无尽的吉祥。这跟行至中山时,上有黄白祥云覆盖,下逢麅子吉兽跑过,这些祥瑞征兆正好相合,还有在神坛下获得大弓和四箭,这全是您在太庙合祭远近祖先神主得到的回报。只有受天命做皇帝的人才能知道天意而与天德相合。这宝鼎应该进献祖先,珍藏在天帝宫廷,这样才符合种种吉祥之兆。”
汉武帝见其说的头头是道,而且颇有道理,于是采纳了他的建议。这个宝鼎,便是年号“元鼎”的由来。
不久后,受汉武帝之命前往海上寻找蓬莱仙山的人也返回了朝廷,他们禀报汉武帝说,蓬莱看起来并不算太远,可是总也抵达不了,大概是因为看不到仙山的云气,迷失了方向吧。汉武帝于是又派出了善于望气的官员前去协助他们,重新出发寻找海外仙山。
同年秋,汉武帝前往雍县祭祀五帝,有人说,“五帝只是泰一神的辅佐,应该立泰一神坛,并由皇帝亲自举行郊祀。”
汉武帝犹豫未定,齐地术士公孙卿则说,“今年不仅得到宝鼎,而且今冬辛巳日正是朔日初一,这天早晨又交冬至,这和黄帝得到宝鼎的时间相同。”
汉武帝听公孙卿如此说,便询问其为何如此肯定。公孙卿便表示自己有一部木简,上面说,“黄帝在宛朐县得到宝鼎,向鬼臾区询问此事,鬼臾区回答说,‘帝得宝鼎和占卜用的神策,这年己酉日是朔日,早晨又交冬至,符合天道历数,天道历数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于是黄帝观测太阳的运行来推算历法,以后大致每二十年就会遇到朔日早晨交冬至,一共推算了二十次,共三百八十年,黄帝成仙,升天而去。”
黄帝乃是五帝之一,公孙卿这套说法,便等于将汉武帝抬到了黄帝一般的高度,如此一来汉武帝自然不能再亲自祭祀五帝之一的黄帝,而应该祭祀五帝辅佐的泰一神才是。于是,汉武帝采纳了两人的说法,决定立泰一神坛亲自祭祀。
事后,公孙卿为了讨好汉武帝,特意将木简找了出来,由于自己地位低微,没有办法见到汉武帝,便找到了汉武帝的宠臣所忠,想要让他将木简呈送汉武帝。然而,所忠大致看了看木简上的记载,认为书中所载并不正经,怀疑是荒诞的伪书,因此推辞道,“宝鼎的事情已经定下,还上奏干什么?”
公孙卿无法,便又找到了汉武帝另外一位宠臣上奏,汉武帝阅览木简后,发现不仅公孙卿所言果然与书中所载一般无二,而且书中还记载了大量神异之事,因而十分高兴,将公孙卿召来细问该书出处。
公孙卿回答说,“这本书乃是由申功所传,他已经去世了。”
汉武帝从未听说过申功此人,便询问道,“申功是什么人?”
公孙卿回答道,“申功也是齐人,他与安期生多有交往,曾经受过黄帝的教诲,可惜没有留下其他书,只有这部关于宝鼎的书。书中说,‘汉代的兴盛期,应该跟黄帝时的日历相同;汉代的圣君,将在高祖黄帝的孙子或曾孙之中。宝鼎若出现便表明已经与神仙相通,应该举行封禅。自古以来,举行过封禅大典的共有七十二王,然而却只有黄帝一人能够登上泰山祭天’。
申功曾说,‘汉代的皇帝也应该登上泰山祭天,上了泰山行祭天礼,然后就可以成仙升天了。黄帝时有上万个诸侯国,为祭祀神灵而建立的封国就占了七千。天下的名山有八座,其中三座在蛮夷境内,五座在中原地区。中原有华山、首山、太室山、泰山和东莱山,这五座山是黄帝常去游览的地方,在那里与神仙相会。当时黄帝是一边作战一边学习仙道,因此有不少百姓都反对他所学的仙道,黄帝则断然将诽谤鬼神之人杀掉。这样过了一百多年,才能够与神仙相通,黄帝当年在雍县郊祀上帝,住了三个月。鬼臾区别号叫大鸿,死后葬于雍县,鸿冢便是由此而来。自那以后,黄帝在明廷上迎接了上万的神灵,而明廷就是现在的甘泉山,寒门则是现在的谷口。黄帝开采首山的铜矿在荆山脚下铸鼎,铸成后便有一条龙从天上下来迎接黄帝,黄帝于是骑上龙背,群臣和后宫嫔妃跟着上去的也有七十多人,龙这才飞升离去,其余的小臣们上不去,就全抓着龙须不放,结果龙须被拉断,黄帝的弓也落了下来。百姓们抬头望着黄帝升上天去,就抱着他的弓和龙须大声哭喊,所以后世把那个地方称作鼎湖,把那张弓称作乌号。’”
汉武帝听罢,脑海中浮现出自己骑龙升仙的景象,不禁十分神往,良久方才回过神来,感叹道,“如果我真能像黄帝那样飞升,即使是要远离妻子儿女,也不过像脱掉鞋子一样简单罢了。”
公孙卿凭借着献书之功,被汉武帝封为郎官,并奉命往东前往太室山去等候神仙。于是,公孙卿便成为了继栾大之后,又一位深受汉武帝宠信的术士。
紧接着,汉武帝在雍县举行了郊祀,之后又前往了陇西,登上崆峒山寻访仙人痕迹,之后才返回了甘泉宫。然后,命令祠官宽舒等人按照廖记所说的方法建造泰一神坛,神坛分为三层,五帝的祭坛则环绕在泰一坛下,各自依照他们的所属的方位,其中黄帝坛在西南方,又在神坛外围修了八条供鬼神来往的通道。
在修筑神坛的同时,又对祭祀的礼仪进行了一系列完善。泰一坛所有的祭品,与雍县五畤中的一畤相同,而外加甜酒、枣果和干肉之类,还杀一头牦牛作为祭器中的牲牢。而五帝坛只进献牛羊等牲牢和甜酒,没有牦牛。祭坛下的四周,则作为祭祀随从众神和北斗星的地...
相邻推荐:误惹恋爱脑主神:钓系美人逃不掉 夫郎是个恋爱脑?好巧,我也是 少年佑 渣夫白月光锁死,我离婚二嫁你兄弟 洪荒:获得内世界,孕育出了大道 热血传奇之笑傲江湖 澶渊风云录 光元 【五零年代】带着空间跑路下乡 末日游戏:从地铁站购买全世界 七彩乾坤珠 下山即无敌,天下任我行 废土生存:我能看见辐射 我和软萌女友的恋爱日常 我说今夜无神,于是众神陨落 阿欢修仙记 重回七零我成了糙汉老公的心尖尖 被校花分手,我直接强吻女战神 逆光破浪 孤芳自赏【校园】 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是多少年 西汉属于公元前还是公元后 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是多少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建立 西汉公元几年 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是哪一年 西汉于公元前60年设立 公元前206到公元8年是多少年 西汉建立公元前几年 西汉时期是公元前还是公元后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5年 公元前60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 西汉公元前多少年 西汉是公元前202还是公元前206 公元前127年至公元前119年 为什么在西汉公元前就变成了公元 公元9年灭亡 西汉在公元前多少年 西汉是公元前还是公元后? 公元前60年西汉是指 公元前206到公元25是多少年 西汉在内地通往西域的 公元前206年到公元8年有几年 西汉公元前和公元 西汉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 西汉设置什么?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西汉与公元前127年至公元前119年 公元前多少年西汉朝廷设置什么 西汉公元前60年设立 为什么以西汉为公元前和公元后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