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吞噬星空,呼延博预支成神 > 解释一下对于封王种子合同情节作者个人的看法
解释一下对于封王种子合同情节作者个人的看法
近期章节中出现了宇宙佣兵联盟、虚拟宇宙公司等五大势力争相招揽呼延博,并开出“封王种子合同”
的情节。
有读者提出疑问,认为原着中内核天才(如原始秘境成员)在界主期后主要依靠自身,不朽之后似乎没有明确的培养计划,与此设置有所不同。
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构思这个设置时的思考,旨在说明其并非脱离原着逻辑,而是一种合理的深化和补充:
1内核逻辑:投资潜力。
将五大顶尖势力类比为现实中的顶级学府或研究机构(如清北、中科院、c9等)。
界主时期:相当于投资博士生。
倾注资源(混沌城参悟、秘境历练、秘法传授)是为了打下最强基础,赌他们能成功毕业(普通的突破不朽,厉害的突破封侯,更厉害的直接封王)。
不朽之后:相当于博士后乃至青年教师阶段。
一个机构对人才的培养绝不会在其获得博士学位后就停止。
chapter_();
对于展现出继续成长潜力的青教,机构会通过青年人才计划(如优青、杰青)等方式继续提供资源(科研经费、实验室、职称晋升信道),期望他们能成为未来的学科带头人(封王不朽、尊者)。
封王种子合同就是这个宇宙中的顶尖人才支持计划。
它是一个制度化的承诺,对于有潜力的‘青教’多投资以期待发出更好更多的论文,没潜力的‘青教’自己闯荡,以有限的资源凭借自己发出论文。
明确了势力将向该成员倾斜多少资源、提供哪些权限,并期望其在特定时间内达成何种目标。
2与原着设置的兼容性
原着中即便是签署地球问题上都是用合同来的,因此我觉得将此等培养计划,形成一个合同。
是更清淅的培养体系方案。
原着的主视角是罗峰,他的成长速度远超常人,几乎不需要按部就班地走这种制度内的晋升流程,因此这部分笔墨较少。
但这不等于这套体系不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